Last Updated on 2024-11-26
繼去年跨年想要挑戰南橫三星的一日雙星(塔關山、關山嶺山),但後來只爬了塔關山,以至於關山嶺山就一直躺在清單中
這次既然要爬,就乾脆一起撿溪頭山來個 O 型縱走
沒想到溪頭山出大景,展望好的讓人太喜歡了,還考慮下次可以單爬溪頭山,並多留點時間山上停留享受呢!
about 南橫三星
南橫三星:塔關山、關山嶺山、庫哈諾辛山。屬於中央山脈,在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。
塔關山:海拔 3222 公尺,單程 2.2 公里,高度落差 642 公尺。需申請入山證。
關山嶺山:海拔 3176 公尺,單程 1.5 公里,高度落差 443 公尺。需申請入山證。
庫哈諾辛山:海拔 3114 公尺,單程 3.4 公里,高度落差 745 公尺。須申請入園證及入山證。
入山申請
內政部警政署入山案件申辦系統:https://nv2.npa.gov.tw/NM107-604Client/
交通
南橫管制時間
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通行管制: 日期:每星期一、三、五、六、日(星期二、四管制不開放) 時段:每日上午 7 點~下午 2 點,2 點後指出不進,下午 5 點前需離開管制路段以免受罰
也請山友們上山前再次確認最新管制資訊! 南橫地帶地形險峻,臺灣又處地震帶,2023年曾因豪雨暫時封閉、20240403的大地震也曾傳出災情。出發前記得先上網查詢管制開放狀態,若天候不佳也請評估是否適合前往哦~
交通方式
自行騎機車:青春熱血。行動自由度高,較不用擔心停車位問題,也不用一大早登山口排隊,7點開放前抵達也能穿梭前進。只是較耗體力、需考量裝備與行囊空間。
自行開車:較溫暖舒適、不用擔心裝備與行囊空間。需考慮停車位問題。
接駁:若想要舒適又不用擔心停車問題,那就交給專業接駁!他們都超專業,完全不用擔心。只要管好爬山就行!
交通路線
我們這次是選擇東進,從向陽管制站到啟登處約 15 分鐘。
約莫 4 點從關山出發,抵達向陽管制站大約 5 點半,已經不少車在排隊了。看來是不是很多人都直接車宿呀!
在車上吃早餐、休息片刻、等待日出,我真的好愛這時段天空變化的景致,看著太陽升起的美景,雖然每次都冷到不想下車
最後著裝整裝、上個洗手間,7 點準時出發!
停車資訊
要從溪頭山啟登的話有沿途常見得停車點有:
- 公路 38.9處(登山口前 300m 左右)避車道
- 公路 37.6 處(離登山口 1k )路邊停車格
- 公路 37.4 處(離登山口 1.2k )路邊停車格(約 10 多個)
- 公路 37 處 – 埡口(大關山隧道口)
GPX
健行筆記GPX
👉 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gpx_detail&id=2827002

行程概況
登山日期:2023 Dec 31
天氣概況:晴時多雲,約下午 2 點過後(關山嶺山下山)開始起大霧,最後一段飄起小雨
08:00 登山口啟登
11:19 魔王碎石區
11:45 溪頭山三角點(午餐20min)
14:30 關山嶺山三角點
15:50 啞口
📍 南橫之美(向陽管制站 — 停車區)
南橫公路今年因颱風豪雨侵襲,道路中斷 3 個月,終於在 11 月重新開通啦
不過地基跟路況還是不那麼穩定,這次我們上山路上就遇到樹木倒在路中間,還好都是樹枝,還能輕易挪動

向陽管制站到登山口約 15 分鐘。
沿途從窗戶看出的雲海已經讓我興奮到不行!好期待今天山上的美景

我們這次選擇停車在 37.4 處,整個出大景,還遇到外國重機騎士,幫他拍照稍微閒聊才啟程

沒錯,停這邊的只有我們一台車。下山後才知道,南橫路斷了,難怪後面都沒人/車。

📍 溪頭山登山口
由於我們車停在 37.4 處,要往回走 1.2k 左右。還好這段微下坡,沿途又因為美景拍照停留了一點時間。
約莫 8 點才準備啟登。啟登口約 38.6k 處。指標是木牌,字也有點模糊了,不是太明顯。

一開始就沒在客氣需要出動手套攀繩啦!
不免俗的要來推薦 CP 值超高的 3M 手套 https://shope.ee/7f00ZTlnYG

沿途都有這種斑駁到不行但很有味道的指標牌

前段大多都還有林蔭,路徑也十分明確,只不過就是一連串的上坡、上坡、再上坡

約莫一小時後,大約是溪頭山中間段,開始有沒遮蔽的路段,不過也因此開始看見雲海和大景,獲得心靈上短暫的救贖和休息

接著繼續陡上,越來越陡~

我就是站著往上拍,沒有特別蹲下,不要懷疑…那石塊就是這麼高大


路徑還算清楚,戴上手套以手輔助,難度不高,只是很喘(笑

離啟登大約 2 小時,來到大石塊雲海觀景台(自己亂取名字
這邊真的超美,首圖也是在這邊拍的!我們真的是拍超久(順便休息哈哈哈哈啊

再繼續前進囉! 接下來幾乎沒有林蔭,進入曝曬區


大約過 10 分鐘後,進入最後一段大魔王
終點是最上邊尖尖那塊大石,看起來不遠
但每次覺得爬了很久、已經快到時,抬頭,咦,怎麼還這麼遠
我就在這樣的循環下,爬了 15 分鐘,休息無數次,才抵達
看我那厭世的臉,已顧不得超級舖曬又向陽,硬是要坐下來休息

過了 15 分鐘懷疑人生,終於抵達!!!


這邊真的超級美!隨然我們行程有點 delay ,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拍照、享受美景
J 喜歡到許願下次單攻溪頭山,背椅子上來 chill 待個一段時間!


📍 溪頭山三角點
轉彎過去就是三角點囉!!感謝有大景的好天氣~

這就是遠遠看的尖尖大石頭的頂端,J 說上頭視野很棒!

📍 溪頭山三角點 — 關山嶺山三角點
稍作休息、吃個午餐後,繼續前進。
由於上山花了比預期久的時間,加上有下山的時間管制壓力,我們休息不到半小時便匆匆上路

溪頭山三角點往路線箭頭沒有太明顯,我一開始找不到有點慌亂。
不過其實只要往左邊看有大石塊的那個方向走就對了!
這段稜線的地形延續前面石塊路,算是很特別的地形



越往後,越多碎石,只能將重心放低、步伐轉慢,這時選抓地力較佳的鞋子非常重要!

約莫 20 分鐘後,開始出現高聳的樹林,時不時在狹窄的路徑穿梭在樹林間

路徑算清楚,只是蠻多都蠻狹窄的,甚至有些路段要學羊走路

再下切一段碎石路之後,會遇到一個大崩壁
這邊大約是溪頭山 − 關山嶺山的中間段

之後再度進入到林道中,有別於前段筆直的林相,這段有蠻多跳舞的樹群

也有幾小段需要攀繩的段落

大約半小時,會進入到這片魔幻森林

我好喜歡這裡,佈滿草苔的大石塊,陽光叢林相間灑落,感覺會有小精靈從石縫間或是樹林後探出頭出來 😆

這時已經過下午 2 點,開始起霧
再次回到直聳的林道,霧氣一陣一陣飄過,多了一層神秘感
不過也意味著我們要加緊腳步啊(不過不用擔心,快到了

📍 關山嶺山三角點 — 埡口
在時間的壓力下,從溪頭山到關山嶺山我們幾乎沒有多做停留,
14:30 我們終於抵達關山嶺山了!!

超級感動藍天出現了 30 秒!(嘿嘿!顯化超有效的!
迅速拍完照的瞬間濃霧襲來,一轉頭,下山的路和景緻已瞬間看不見


抓緊時間趕緊下山
起霧後地板非常濕滑,幾段下山的坡道雖然有抓繩,不過還是看到很多山友腳滑,真的好危險!
好在大家都互相照顧禮讓,守秩序的排著隊
關山嶺山無論上山、下山,都要多預留一些時間哦!

時間壓力,加上顧及路段的安全,所以沒有多拍照
不過時不時的濃霧,讓下山的景緻每個瞬間都有不同感受和驚喜
中途還遇到很能爬山的柴柴,有夠可愛!


下山約一小時後,抵達最後一段的崩壁碎石段
沒有濃霧時可以直接肉眼看見埡口和大關山隧道,現在什麼都瞧不見了~

甚至還飄起了雨,還好有穿風雨衣

終於在最後一段稍微看見埡口和大關山隧道

耶耶耶!終於在管制時間抵達!

裝備
1️⃣ 手套
蠻多段都需要攀繩,是時候出動便宜好用 CP 值高的 3M 手套啦!
碎石區也可以手腳並用輔助前進。手套戴著也是一種保護。
我一樣是帶 CP 值超高、我最愛的 3M 啦~ https://shope.ee/7f00ZTlnYG
2️⃣ 防曬用品(帽子、墨鏡、袖套、防曬…)
魔王碎石段完全無遮蔭,天氣好時真的如同石板烤肉。
3️⃣ 鞋子
在蠻需要攀登的魔王碎石段,以及關山嶺山下山的山坡,都蠻需要抓地力足夠的鞋
尤其是關山嶺山下山又起霧的時候,坡道溼滑到不行,即使有抓繩輔助,還是看到蠻多山友滑腳的
天氣
天氣好時溪頭山中後段,以及溪頭山往關山嶺山方向,沿途幾乎都是直接曝曬沒有林蔭,防曬要做好!
不過山上天氣變化大,尤其是中午過後,非常容易起霧,真的會瞬間變的很濕冷
這次冬天爬,一樣短袖排汗衫內搭長袖,背包裡有中層(後來沒穿到)和風雨衣(最後飄雨有穿)
to sum up…
🔎 行程總覽
從停車點為起終點,整段 O 型縱走扣除大休息,約 7 小時 30 分
溪頭山那段陡上真的花太多時間,若腳程和體力好的山友應該可以更快
🔎 地形分析
溪頭山前段是林道山坡,不難,就是都上坡;中後段開始都是大石頭,越後面越大,需要手腳並用。
溪頭山往關山嶺山大比例是岩石山路,沒有林蔭直接曝曬,有些路段路徑不是太明顯,要仔細看石頭上的箭頭標誌。
關山嶺山下山段,有兩、三個路段須攀繩,上下山人潮需互相禮讓和等待,很多人塞車應該都是塞在這邊。
不過溪頭山後段的展望很不錯!算是有驚喜到!
是我跟 J 會考慮再去爬,然後多留點時間享受美景的路段!
南橫三星之第二星 get ⭐️ ⭐️